2012年7月1日 星期日

大師講堂:攀岩界傳奇人物新書精選八條經典路線

原文請見:

http://www.climbing.com/exclusive/features/the_masters_favorite_rock_climbs/
譯者:Pony

從阿拉斯加到墨西哥,Fred Beckey在北美洲西部開創了上百(或許有上千)條路線。雖然以登山路線著名,Beckey依舊鍾情於攀岩,直到89歲時他都還在岩壁上奮鬥。我們特地從他新書中精選了八條絕妙路線以及他對路線的評價。



路線一:天使羽冠

儘管有些地方有植披覆蓋,天使羽冠(Angel’s Crest)的絕佳地理環境以及在夏季普遍舒爽的溫度使這條路線成為首選。路線相當長並且累人。路線底部的天使裂隙需要爆發力,但第三繩距的動作才是最累人的部份。

1962年Les MacDonald, Henryk Matjer以及Beckey三人在完成懼高塔(Acrophobes Towers)北溝左邊部分後完成了天使稜線上半部路線的首攀(該路線位置就在最後幾個繩距的正下方)。但這條山脊路線的「不完整性」始終困擾著這些精益求精的攀登者,就像在博物館館長面前陳列間空蕩蕩的展覽廳一般。於是,Erci Bjornstad跟Beckey在兩年後花了兩天時間,從路線底部上推進到他們先前路線的起點。

現今大部分的攀登隊伍在一天內可以完成天使羽冠。如果你想嘗試在第11繩距部分的寬裂隙變化路線(5.10)記得帶上Big Bros(註一)做確保點。


路線二:Beckey-Chouinard路線

「1951年我在進行豪瑟峰(Howser Spire)三連峰探路時,南豪瑟塔俐落的岩璧、壯觀的大理石岩質以及巨大的西支稜讓我歎為觀止。雖然這條支稜有著令人生畏的表面,並只在些令人挫敗地點有少數幾條裂隙,我仍對於這是Bugaboo諸峰中唯一只有一條路線的區域感到疑惑。」

「我與Yvon Chouinard搭檔了幾乎整個1961年夏天。Yvon以他不屈不撓的意志力以及在攀登器材方面的創新而為人所知。我們全心全意專注在Bugaboo地區的攀登上。從鴿子峰(Pigeon Spire)旁邊坳口營地,我們完成了豪瑟山彙的O型路線,也就在這裡我們確認了南豪瑟塔壯闊的峰型。」

「在八月八號那天我們著手進行最後的推進。我們沿用在優勝美地的大岩璧攀登策略:先鋒者用備用繩拖拉他的包袱,而另一人帶著他的背包,有時甚至需要用普魯士上升度過難關。「在第七繩距的地方只有一條裂隙在大理石岩璧上延伸四十公尺。再往前進,我們爬過在一片巨大岩板後的煙囪地形,接著是一連串的內角系統連到我們已經完成的路線下方的沙地。」

「有著高昂士氣,我們打了16根岩釘爬完這困難主峰路線上的第一個繩距。那天我覺得人工攀登的動作非常流暢,而Chouinard無論是在馬蹬上懸吊著確保或是在煙囪裡奮力前進,都維持著一貫的優雅。」

「晨曦催促著我們在固定繩上有系統地攀登前進。從最後一個確保站開始,我用了16組刀片狀岩釘攀爬在內角煙囪左邊的岩壁,而我的夥伴幫我確認確保點的安全性。」

「另一個煙囪地形延展到主峰頂,我們當天就興高采烈的完攀了它。很快地,我們用簡單的鐘擺橫渡來到了一個簡單的破碎岩溝,輕鬆地往上爬,在下午約莫三點左右就登頂。」

現今大部分的攀登隊伍大約在15繩距左右可以完成路線,絕大部分採自由攀登。也許要露宿幾次,但還是很值得!


路線三: East Buttress

「南爾立溫特峰出眾的景色讓所有技術攀登的愛好者心中升起無限嚮往。攀登這條路線是在瀑布區(Cascades)裡最值回票價的。每個繩距都讓人回味無窮:側身、低摩擦力(岩面)、極小的腳點,甚至有些指洞點。」

「那是1968年6月,我綁好繩子然後開始從路線底上攀,裂隙的難度逐漸增加,直到最後我吊掛在打好的岩釘上確保。Doug小心翼翼的向上推進,只靠bong-bong(一種大型鋁質岩釘)爬到寬闊平台。下個繩距主要是自由攀登,只有一個螺釘供擺盪通過Doug稱之為「看似違逆地心引力、令人心生疑竇的大岩面。」鉤狀岩釘洽當地勾進飽經日曬雨淋的縫隙中,讓先鋒攀登者接上一條有望且接續的裂隙。直到那時我們才了解,完攀這條路線並非不可能。」

Lean跟Bekey在最長的繩距上留了一條固定繩。他們在一個月後返回並在露宿一晚後完成這條路線,在過程中,他們找到了變化多端、令人愉悅的攀登經驗。Beckey說他們「抵達了峰頂,欣喜若狂。」

在路線中途你會找到一段螺釘梯(註二),可以自行選擇要以人工攀登或是自由攀登通過難度5.10+/5.11的路段。在路線上有一些較新的人工確保點(當然也有天然的確保站),但還是要有使用舊器具確保的準備。


路線四:太空漫遊

「與冰錐溪(Icicle Creek)峽谷支脈雪溪(Snow Creek)相接,這700呎高的岩壁對狂熱攀岩者來說有著無比魔力。這片寬闊岩面的主體是有許多凸起的斜板地形,由太空漫遊裂隙將其一分為二,且受到許多被稱為『無可救藥的笨蛋』所鍾情。從北美各地前來的攀岩者無不想嘗試它上方的壯觀繩距。」

「像太空漫遊如此誘人的裂隙,是在Joe Hieb打造出10-gauge熱軋金屬,得以打造耐用的三英吋寬角鉤後,夢想才得以成為現實生活中的挑戰目標。有這些裝備,Ron Niccoli跟我在好幾個內角跟充滿不確定性的裂隙上解開了我們的120呎繩索。裂隙邊緣上的凸起不一定提供足夠的空間作為腳點。我們打了幾個寬岩釘以及找了幾棵樹,以確保安全無虞,不過這些當然不如後來發明的岩楔裝置安全。」

「連貫且費力的塞手動作成為例行功課。除了在凸起部分外,陡峭的岩面不留任何的喘息空間給我們。先鋒者在某一點可以用尼龍繩在凸起部分打上拴牛結。用繩套在突出岩石或是植披上架設確保點比攀登更費時間。起攀六小時後,和緩的斜板引領我們走向被樹木覆蓋的山頂,同時也是充滿好奇心的山羊的樂園。」

六繩距長的太空漫遊囊括了極富娛樂性、挑戰性的攀登。攀登者在陡峭裂隙上會遇到完美的塞手/腳點,相當大的岩板、斜板、懸岩、凸岩以及更多變化。記得帶雙適合的鞋子下山,以及注意春天會有的硬蜱。


路線五:The Beckey Direct

「鋸齒山脈(The Sawtooth Mountains)很晚才被劃入攀岩者的路線圖中,甚至在1960年代早期,只有少數撿山頭的登山客曾造訪過。當優勝美地的酋長岩以及隆斯峰的鑽石岩開始揚名於攀岩界時,少數黑本山區(Mt. Heyburn)的攀岩者始終專注在西南邊鋸齒山脈令人神往的穹頂狀岩壁路線探勘,但全都無功而返。」

「穹頂狀山巒上帶著幾條從山腳延伸到峰頂斜板岩部分的裂隙:沒有任何一條曾被探查過。圍坐在營火邊,我們竊喜著那些在優勝美地的高手們居然忽略這坐落化外之境的珍寶。也許有些攀岩者會不同意路線,但那晚我們全都支持鉛直往上、直到岩壁半途的路線。」

「在我們整理裝備時,令人愉悅的朝日升起、歡迎我們,有種放鬆的氛圍圍繞。那個下午,Swedlund跟我在與自由、人工混合攀登的裂隙搏鬥。若有似無的敲擊岩釘聲從湖邊的峭壁上盪漾開來,那是專屬於我們的聲音。」Steve Marts、Swedlund以及Beckey花了三天時間將整條路線拼湊起來。

「我們在歡笑聲中細數登頂過程遇到的問題以及回味許多細節,而這些是以放置110根岩釘以及使用幾個螺釘換來的成果。」

現在的Beckey Direct經過改版,採取Beckey Original左邊的裂隙,並且繞過兩段5.11+的繩距。極力推薦在巍峨石壁下紮營,地點就在大象高地跟山羊高地之間。


路線六:Bastille Buttress

「1968年春天我在被人潮擠的水洩不通的猛瑪山區(Mammoth Mountain)滑完雪後來到這小鎮,孤松峰(Lone Pine Peak)的身影擋住後方惠特尼山的全景,而我為的是探勘這巨大孤松峰眾多支稜中最大、最主要的一支。毫無疑問地,那柱狀形體以及峰頂附近令人好奇的凸起部分,讓人一眼就能認出。」

「我健行橫越砂質陡坡來到這巨大無比的支稜底部,我後來形容它像是『遊輪上平滑的煙囪』那潔白、帶有光澤的表面,讓這條支稜從主峰數條稜線中獨樹一格。看起來攀登的可行性渺茫,但我知道如果仔細觀察它孤傲的外表,也許在靠近觀察後會變得更加可親。我急著要試驗這路線的可行性,於是我小心地自我確保了兩段不難的繩距,雖然有時會被破碎的手點嚇到,直到我到達一個巨大拱門下的凹口。要爬上這拱門需要雙腳支撐,相當費力,最好還是有繩伴幫忙確保。」

Joe Brown,Chuck Haas跟Beckey在1969年4月孤注一擲地完成這條路線的首登。「我們瞭解到接二連三的假象讓我們感到格外痛苦,看起來平板無奇,爬起來卻相當折騰人。有些斜板地形帶來打螺栓的困擾,因為在沒有可放置確保點的裂隙狀況下,我們從來沒有遇過這麼淺的溝槽,至少在Tahquitz Rock跟優勝美地是前所未見。」

在開始攀登三天後,這支隊伍來到山頂。「巴士底是條充滿挑戰的17繩距路線,兩倍於我們預期的路線長度。我們不禁要問,正當加利福尼亞的技術攀登者都將眼光拋向人潮洶湧的優勝美地,好盡情展現他們的技術時,為何我們在這荒野中的追逐遊戲中如此孤獨?」

使用繩圈在第五繩距部分的螺釘梯上攀,你可以在一天之內爬完這路線(自由攀登級數是5.13,但人工攀登級數則是簡單得多的5.9 A0)。困難動作的路段都有完善的保護,但在有些簡單路段保護點的間距較長。在主要的春天攀登時節,路線上可能會有些冰雪。


路線七:南面

「尖針峰(the Needles)穹頂的攀岩活動始於1969年,遠晚於其他加利福尼亞地區。我跟Dan McHale評估了隱士峰(Hermit Spire)的南面,然後夥同Mike Heath完成氣勢萬千的沃洛克峰(Warlock Needle)最長的光滑面。」

「深裂隙系統、煙囪以及平整的岩面是沃洛克峰的難關。然而那在四處閃耀的橘色調花崗閃長斑岩跟突岩則讓人愛不釋手。我們在日落前到達山頂,幾乎要錯過最後一絲日照,這促使我們全力以赴並且避免犯任何錯誤。」

在首登六年之後,這條路線的自由攀登首登於1976年完成。起初攀登路線的難關可以稍微用人工攀登或是以自由攀登(5.10c)克服,在峰頂附近的短抱石路線大約有5.10左右的難度。

路線八:西稜

「被群山環繞的風河山脈(Wind River Range)的神祕面紗長久以來都未被揭開,被阻隔於西行的旅途之外。這條路線相當令人困惑,投入大量努力及資源在此行是必要的。莫三比峰(Musembeah)佔據分水嶺偏東側並且以其崎嶇外表聞名。」

「1962年那年,爬完鄰近的山峰之後,Layton Kor跟我受到莫三比之珠–那條1500呎的西支稜–號召。Kor從1950年代開始就已他在科羅拉多地區的大膽風格及快速攀登的技巧而名聞遐邇。在我們準備攀登這條引人入勝、卓越的莫三比支稜時,我暗中揣度要如何才能跟上我的攀登夥伴。我內心的惡魔建議我早點睡可能會有些幫助。」

「那座山峰簡直是山林間的奇蹟,四散的冰霜以及其側面的刻蝕地形妝點出它的莊嚴。隔天早晨,我們開始攀登時,那裏的岩石讓人對絕妙的小手、腳點嘖嘖稱奇。」

那天,Kor跟Bekey兩人陶醉於攀登之中,以至於他們沒有注意到快速接近的風暴雲層。呼嘯風勢以及傾盆大雨在這兩人組嘗試登頂之時侵襲他們。

「Kor以無與倫比的速度通過陡峭、漫長且濕潤的裂隙,只在打幾根岩釘時才停下腳步。他在處理一條約莫5.8難度的連續裂隙(乾的狀態下)時已經全身濕透。當雨勢轉變為夾帶著雪花的雨時,支稜的地形也轉為更加破碎,於是我們採用同步攀登(simulclimbing)
翻過通往峰頂的矮牆。飽含濕氣的雲霧繚繞我們四周,我們覺得根本就是泡在冰水水箱裡半天。」

首登隊伍採取山脊左邊的路線登頂,但這條路常處於山陰處,在這樣的高度下(12,593呎),天氣可能不會令人太愉快。今日建議借道山脊或山脊右側的路線。


三問Fred Beckey (2012年2月6號)

哪條首攀路線讓你最引以為傲?
大概是迪波拉山(位處阿拉斯加山脈,從南稜於1954年登頂成功)。人們告訴我們沒有人能登頂,人們畏懼這座山。它看起來美極了,同時也相當危險。險途路上無易徑。瓦丁頓山也是如此,我在還年輕時登頂。當我們到達頂點時,它還是地圖上的處女地。你無法從別處看到它,然而他就在我眼前:超過13000呎的高度比任何加拿大洛基山脈的山頭還高,而加拿大洛基山脈自二十世紀初就開始發展攀登。那更像是項成就,更大膽,因為我們沒有任何退路也沒有任何對外聯絡方式。如果我在裂隙裡失足(我的確墜落且從裡面脫出)。讓我們設想如果我沒有逃出來,誰能夠幫助你?也許要等到五、六週後才有救援,那根本緩不濟急。

有沒有哪裡是你想去卻未能造訪的地方?
很多,多到數不完,但人的壽命有限:巴芬島(Baffin Island)、格陵蘭島、歐洲、喜瑪拉雅、尼泊爾。你可以活上一百輩子但還是爬不完。我這個夏天想去喜瑪拉雅走走,無論是靠印度或中國側,但我還沒有明確計畫。

有任何生死一瞬間的經驗嗎?
(在嘗試首登英屬哥倫比亞的瑟拉山(Mt. Serra)時),我們身處冰河斷裂誘發的雪崩之中,被往下游沖了約垂直1000呎的距離,跨過許多冰河裂隙跟冰塊。有個傢伙被衝向側邊的岩壁,撞個粉身碎骨。跟我綁在一起的夥伴救了我,我們在冰塊的兩側,所以冰塊救了我們。我運氣很好,對吧?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為什麼那時整個雪坡會滑動。


譯者註一:Trango公司開發的筒狀攀登器具,專門用在寬裂隙地形。
譯者註二:並非梯子。專指在岩壁上打上連續且間距小的螺釘,以供人工攀登使用。
譯者註三:一種攀岩技巧,雙腳分別頂住兩側岩壁。
譯者註四:類似於running belay的攀登方式,需避免下方攀登者墜落而拉下先鋒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