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下個十年

當天晚了一點到,實在不好意思
看到教室角落有幾個生面孔,不知是不是還未上板自介的新隊員?

當天學長提到他1992年入政大時就加入山隊 (那時我8歲)
對於山隊年表可能現在在校生不熟,我就我所知大略複習一下:

1972年(民國61年)政大登山隊成立。那是個還流行大粗框眼鏡的年代。
                  聽老烏鴉說,以前開領隊會議都要找地方窩起來開會,
                  因為那時禁止秘密結社。迄今仍是台灣大專院校唯一登
                  山校隊。
1992年(民國81年)志展學長進入山隊,約莫是山隊二十週年隊慶。現在慕
                  峰辦公室還掛著張當年民生報的剪報。而民生報幾年前
                  已經倒了。
2002年(民國91年)算一算是學長爬山十年,是年舉行中央山脈大縱走後於
                  南湖圈谷與真秀學姊結婚。
2011年(民國100年)學長回母校與山隊學弟妹分享經驗。籌劃的14座八千米
                  巨峰探險計畫正式啟動,將以十年以上時間探索喜瑪拉雅
                  、喀喇崑崙山區的山峰。今年也恰好是山隊四十週年隊慶。

這中間有許多的巧合,十年一期的發生一些事情,不但是學長個人登山生涯的
一些轉捩點,也甚至是山隊為人津津樂道的隊史。

其實我是當晚才知道學長改分享題目,不過後來想說可能是學長前陣子一直聽我
抱怨現在山隊人很少,所以學長想用他的親身經歷激勵一下大家。

當天學長提了些人名,可能大家聽過去沒印象或沒感覺,讓我補完一下:
溯馬太鞍溪時,學長提到有個王伯宇學長掉進深潭。當時氣氛輕鬆所以大家笑笑帶
過,但這位學長其實是山隊攀岩風氣全盛時期的人物之一,也曾獲選攀岩國手。
同隊的還有清鋐跟阿爹。清鋐去年才到南美洲騎單車遊歷了半年;而阿爹是老歸
老,但沒事就會拿連下12天雨的馬太鞍溪行出來講,可見該隊精采之程度,足以
讓人回味(嘴砲?)近十年不衰。

後來的中央山脈大縱走,除了新人以外,陪走的名單裡也有清鋐,所以各位就知道
登山隊在校生中央山脈大縱走這記錄已經寫上別人名字了,以後要想留名要玩更大
的才行。在校生登頂高度記錄是1996年慕士塔格峰的7,546公尺,由當時在校的
宋一炘、林宏明創下,所以下個想創記錄的快去找志展學長報名。

志展學長說他進山隊時洽逢青黃不接時期,但他畢業(後),山隊其實又有一波
生命力蓬勃的新秀崛起。這次回校分享,不為了炫耀豐功偉業,只想跟學弟妹分
享一種「登山的精神」。這聽起來非常抽象,但根據學長的描述,那就是一種走
在邊緣的壓力感,心靈感到負荷但是精神卻無比自由。「有願就有力」,這是學
長近二十年的登山心得。


(後記)
前陣子因為參加活動,也算是因緣際會的跟志展學長比較有接觸,同時也接觸到
現在在中央財金系任教的中達學長(誰說爬山書就讀不好?)。其實先前也曾見過
學長幾次,但了解不多。後來才知道中達學長是1982年首攀玉山北壁岩溝的隊員之一
,往後三十年間,學長與台灣的攀岩、遠征活動幾乎孟不離焦。除了身為龍洞天然
岩場的開發者之一以外,1996年523登山會的慕士塔格峰遠征隊擔任隊長,10年後的
七頂峰、八千米計畫擔任顧問。從中達學長到志展學長身上,我的確看到了不同世
代在當下的交疊。不同的世代具有共同的精神:開創!向未知走去、往極限挑戰,
是在這些登山活動隱含的唯一目標。



註:
1.本文內容主要根據上課記憶寫出,如果疏漏、謬誤,請不吝指正。
2.有關攀岩史的部份主要參考「台灣攀岩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06」(李潛龍 2008)http://ppt.cc/LV;W 。很驚訝發現,政大附設幼稚園是全台灣最早有室內攀岩場的幼稚園,我猜想這跟山隊的影響也許有關(政大岩場後建於1997年)。


此文撰於第十三屆政大盃攀岩賽以及政大山隊四十週年隊慶前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